?
口譯服務的價格相對于筆譯服務的價格要高很多。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口譯報價要注意什么呢?
翻譯工作的報價標準缺乏透明度
翻譯服務的提供雖然是一種市場行為。但業內并沒有明確統一的收費標準。比如一場活動。主辦方2千元能找到一名交傳譯員。1千元也能找到;反過來。不同的譯員面對同一個活動。有的報價2千5。有的說我8百就夠了。這是目前行業的一個特征。并且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
經常有這樣一些客戶。他們很喜歡簡單粗暴地問“你做一次翻譯怎么收費”。
這種情況有時是對方真的不知道應該給什么樣的薪酬;有時是對方已有預算。但還是想多了解一下不同譯員的報價。看有沒有更多選擇的余地(沒錯。在找譯員時客戶也會“貨比三家”)。
當然。有些客戶一開始就會明確給出價格。這樣也很方便譯員判斷。畢竟你覺得價格合適那就去接。價格不符預期就不用再浪費時間。
翻譯公司的做法一般是讓大量譯員發簡歷時順便自帶報價。這樣他們了解客戶的價格后。可以通過不同的價格區間去匹配相應的譯員。
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張翻譯報價單。大家要注意的是里面的價格是翻譯公司給客戶看的。所以譯員能拿到手的錢。大概就是下面表中價格的40~60%。但這也只能當作參考 。因為實際工作中。價格的決定還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報價前。你要了解這些因素
面對翻譯工作。如果想給出一個讓自己覺得合理的價格。那么你在報價時就要盡可能將下面的這些因素都考慮進來:
1. 工作內容(是哪種類型的翻譯。同傳、交傳還是陪同?用不用上臺?有沒有相關資料。如嘉賓名單、講稿或ppt等?預估需要多久來準備);
2. 自身的水平(首先要判斷自己能否勝任這個工作。報價時則從自己的專業背景、從業經歷、外語水平等出發去考慮。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沒有統一標準);
3. 專業領域(不同領域的報價也會不同。像高科技、醫學、化工等比較專業的領域或較高端的會議價格自然要更高些);
4. 客戶的類型(不同的用人單位。有著不同的背景和實力。對翻譯服務的價格預期也不一樣。在接活前你要看對方是以個人的名義找翻譯。還是以組織或第三方的名義。是國企還是民企。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客戶。如果是國外的客戶。不同國家的人愿意支付在翻譯方面的費用又不一樣;有時一些事業單位在請翻譯時。預算很緊。而一些民企老板給翻譯費用則十分爽快。但這些都不是絕對的。還需要譯員在和客戶的溝通過程中去判斷);
5. 地址(地址往大里看。是看工作的地區。就我所知國內不同地區對口譯服務的支付意愿都不太一樣。如北京和上海對同種類型的活動。給譯員的費用往往比廣州和深圳略高一些。所以譯員對不同地區的工作進行報價時也可以適當地調整;地址往小里看。就是看活動的選址。了解活動舉辦的場地能讓你預判活動的規模、與會人數以及用人單位對活動的預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