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悉漢法兩種語言各自思維方式乃掌握法語翻譯技巧之必須。如何才能學得地道的法語并掌握法語翻譯技巧?
對于學習法語并志在當翻譯的國人來說,要通曉法語并駕輕就熟地進行翻譯,通常須經歷從初級到高級的兩個階段。
在初級階段,主要是努力比對學習和掌握漢法兩種語言形式結構和含義相同的詞語和句型。在高級階段,則應著重熟悉、鉆研和牢記漢法兩種語言形式結構和含義不同的對應詞語和句型。一般而言,達到初級階段水平容易些。因為,兩者語言思維的形式和內容大體等同,便于理解和轉換。達到高級階段,相對就要難許多。因為,兩者形式上可能完全不一樣,要尋找內容匹配的詞語確實不易。不過,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悉心熟悉中式和法式兩種語言思維,通曉法語完全是可能的。
下面舉例說明初級階段應比對學習和掌握的兩種語言形式結構和含義大體相同的詞語和句型。
1.書
livre
2.人
personne
3. 兩籃水果
deux paniers de fruits
4. 越來越多
de plus en plus
5. 以異乎尋常的速度
à une extraordinaire vitesse
6. 數天后
quelques jours après
7. 這是一個孩子。
C'est un enfant.
8. 你干嗎?
Tu fais quoi?
9. 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
La Chine est un pays en développement.
10. 揚子江流經好幾個省。
Le Yangtsé traverse plusieurs provinces.
11. 加倍小心總比一般小心好。
Deux précautions valent mieux qu'une.
12. 他責怪裁判不公。
Il reproche à l'arbitre le manque d'impartialité.
13. 運動員揮舞著花束退場。
Les athlètes, en agitant leurs bouquets de fleurs, se retirent du terrain.
14. 每天,東方人和西方人一樣,進三次餐。
Chaque jour, les Orientaux, comm les Occidentaux, prennent trois repas.
15. 一會兒,您唱歌,而我則跳舞。
Tout à l'heure, vous allez chanter, tandis que moi, je vais danser.
上述這些對應的漢法單詞、詞組和語句,從形式到內容基本上一致,因此理解和模仿起來較為容易。然而,即便如此,各個組合皆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例1的中文是“書”,其對應的法文詞“livre”可能是“書”(Je lis un livre. 我讀書),也可能不是,而是“市斤”(Je veux une livre de pommes. 我要一市斤蘋果)。例2的中文是“人”,其對應的法文詞“personne”可指人(Il y a trois personnes dans la salle. 室內有三個人),也可能傳遞完全不同的信息(Personne n'est dans la classe. 室內無人)。例3的法文中出現了“de”,而該法文介詞在中文形式上并不對應存在。差異隨著單詞-詞組-簡單句-復合句的疊加,越來越多。學習法語的初級階段就應注意和把握這些細微差別。著手翻譯時就更應注意區別。
學地道法語,最好用法語來學法語,按法語自身的固有邏輯思維學之。先從學習簡單、有形事物相關詞語開始,積少成多,然后向復雜、抽象事物過度,滾動推進。利用看(法語識詞圖片、法語網絡認詞圖像)、聽(法語碟片、廣播、視聽教材)、讀(原版法語書籍)、思(開動腦筋思索,建立條件反射)等多個途徑,加深理解和記憶。疑惑時查閱法文原版詞典(開始時會遇到很多生詞,但要硬著頭皮一一掃雷,逐漸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實現飛躍),并結合相關語境實例牢記之。
在學習法語詞語開始階段,不宜匆忙一個蘿卜一個坑地與中文機械比對,以免先入為主,造成某些錯覺,限制自己對法文詞語在其本身語境中各種含義的吸納。做到這一步后,才研究從中法互譯角度如何比對,尋找其共性和差異,并恰當地轉換,嫻熟地翻譯。
學法語單詞就像為造房子準備一塊塊磚瓦,組合這些單詞成短語和句子的語法規則猶如把磚瓦粘在一起的水泥以及支撐磚瓦的鋼筋和木質框架。而法語和漢語的“磚瓦”,特別是“鋼筋、框架”,因各自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是很不相同的。幾則法語翻譯笑話令你捧腹:“Bon bon apprendre, jour jour monter (傳說中半吊子提供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法語譯文)”;“Non non trois non quatre, ennuies-moi. Si non, je vais vous montrer une couleur à voir et voir.(別不三不四地煩我,否則我給你點顏色看看)”。還有人把法文問候語«Comment allez-vous?»嬉譯成“你怎么走?”把中文的«你沒戲»譯成«Vous n’avez pas de spectacle»。這些法語翻譯笑話,辛辣地諷刺了講法語時,不顧其語言的固有搭配和習慣用法、無視文化背景差異,機械地字詞對應翻譯的可笑結果。給人的啟迪是:不能停留在孤立學習“字、詞”及其雙語轉換的低級階段,而要努力向高一級階段邁進,即融會貫通地學習法語“詞組、短語、句子、段落、文章”及其恰當、巧妙翻譯成符合中文思維習慣的手法。
相關推薦:上一篇:經濟隱喻翻譯對策
下一篇:常見月餅餡的法語翻譯